• 在线画廊
首页 >> 艺术前沿 >> 前沿阅读 >>象徵、语言、媒体与艺术 ──从古德曼看数位艺术的运作逻辑
详细内容

象徵、语言、媒体与艺术 ──从古德曼看数位艺术的运作逻辑

blob.png


象徵、语言、媒体与艺术

──从古德曼看数位艺术的运作逻辑

Symbol, Language, Media and Art:On the operational logic of digital art in Nelson Goodman’s viewpoint

 

作者:郑賸华

古德曼(Nelson Goodman, 1906-98),在他的艺术哲学中?拙莨丶匚坏摹赶筢缦低场估砺壑赶蛞帐踝髌返囊恢钟镅匝Ы峁梗谄渲鳌兑帐醯挠镅浴分刑讣呛爬砺鄣奈侍狻R杂镅晕髦幔庸诺侣由斓铰罂寺澈海∕arshall McLuhan, 1911-80),从古德曼的象徵理论来重新解释数位艺术的潜能。


艺术、语言(象徵系统)与世界

 

古德曼艺术哲学的特殊之处就在于与语言存在著极为密切的关系,这可从内在脉络与具体实践两方面来看:以古德曼思想发展的内在脉络为轴线,他继承语言分析的哲学传统,反映在他将语言的分析基本方法作为思考与建构其思想的工具,因此从一开始,语言不仅是他的哲学工具,同时也是其思想;古德曼的艺术哲学意图以语言问题来置换艺术问题,因此在具代表性的《艺术的语言》(Languages of Art, 1968)中,就以文字语言系统与非文字语言系统为基底逐步勾勒能够统整两者的记号理论,并进一步推展、延伸与构成象徵理论。

 

「艺术语言」在古德曼的知识系统中其实所意味的就是「象徵系统」(symbol systems),它指的是不同的象徵符号会形成不同的自为系统,它们各有自己的运作规则与成规,系统与规则对象徵来说相当重要,因此决定一个物件是不是处于艺术状态的关键,并非取决于物件本身,而必须端赖物件位处什麽样的系统之中,以及扮演什麽样的角色与具备什麽功能,这些都会决定物件的实质身分。而古德曼艺术哲学所探索的,就是致力于这些象徵及其系统运作的理论。

 

人类是活在由他自己所建构起来的世界,而这个人造的世界就是用象徵及其系统一砖一瓦地搭建出来的。

 

在象徵符号与世界的关系上,如同维根斯坦对语言与世界之关系的设想,古德曼相信他所全力探究的理想语言形式能够揭示出世界的逻辑结构。也就是说,象徵系统对应著世界的根本逻辑,理解象徵系统的种种问题同时意味著能解开世界的困境。探索过去无法触及的思想领域。因此,象徵系统所针对的并非现存世界的既有架构,而在于提出世界运作的一种可能性的结构;除此之外,象徵系统不仅涉及外在符号的使用规则,还在于它同时也牵涉到人类认知的运作模式。

 

blob.png


象徵系统与艺术的关系,从古德曼的思想发展历程来看,乃在于他虽然继承了早期分析哲学对语言与数理逻辑的基本方法,但是他发现到仅聚焦在语言规则上是有问题的,语言的複杂程度无法仅透过语法分析被彻底掌握, 于是必须转向范围更开阔的象徵化的研究。而艺术正好是一门专门操作与运用各式象徵的特殊活动,艺术中的象徵化活动之複杂、多元与丰富性常常超越其他领域。

 

此外,象徵作为一种艺术研究的取径,这与古德曼个人的种种艺术相关的经历有关, 因此他在论述中不仅常常以艺术为讨论的案例,更透过艺术的象徵化分析撑起跨越科学、哲学与认识论界线的认知研究,这使他的艺术哲学无法不涉及更广泛的理论面向。

 

在具体的作法上,古德曼透过象徵系统,将艺术范畴拉进他的计画之中,特别是同时也将艺术本身视为一种谓语状态的语言结构,而非仅处理艺术评论的字面分析,由此所塑造的艺术哲学轮廓将有别于早期分析美学的作法。因此,如果说古德曼视世界为语言(或谓语)所建构起来的,那麽艺术自然无法置身事外,因为艺术同时也是一种语言系统,同文字的、声音的与动态的,等等不同类型的象徵系统皆共同参与了「製造世界」(Worldmaking)(WW 6)的工程。简言之,世界无他,就是象徵系统的具体成果。

 

古德曼将艺术作品视为一种象徵,象徵要能够发生意义,除了有赖于象徵本身之外,取决于象徵系统与其规则层面的判准。然而,在这整个艺术美学作为一种象徵理论的分析工作之中,语言学与数学是相当重要的理论基础与工具,古德曼是透过它们来思考艺术的问题。

 

在古德曼的讨论上,浮现一条从象徵语言转向当代科技,同时也是艺术转向数位的线索,它是透过语言系统、数学、认知图式的路径串联起来的。如果透过古德曼那环绕在象徵理论、数学与逻辑所建构出来的艺术哲学,无法看出自一九六○年代以来一股继「语言学转向」之后的艺术思潮的话,特别是这股思潮紧密地牵扯著技术、语言与媒体,那么以下透过麦克鲁汉(Marshall McLuhan, 1911-80)的共鸣,逐渐展现此艺术、语言、科技与媒体等多方交织而成的当代艺术奏鸣曲。


blob.png


以数学、逻辑作为思想的出发点,导致古德曼所思考的艺术美学问题,至少就关注的方式与角度而言,皆有别于传统美学。因此不同于传统美学强调艺术作品本身的价值、本质、审美经验、内在性与精神深刻性,古德曼极力勾勒的是象徵运作的根本逻辑:一个世界运作的数学法则。因此,它导向一种认知过程的研究。

 

艺术作品永远处在繁多线索交汇处上,以它为核心,艺术哲学索求的是起始点与一段段尚未被完成的探险,有待不断完成与重新问题化。


古德曼是从数学、逻辑等科学背景作为思想的出发点,后来转向艺术哲学领域,在分析美学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然而,小古德曼五岁的麦克鲁汉却正好相反,他的思想养成一直离不开文学这个艺术领域,但是后来却转向传播、科技与媒体,他当时所提出的许多关于当代科技的理论与预言,如网际网路、地球村等概念皆得到印证,因而被誉为「媒体先知」。两人虽然以错身顺序交会于科学与艺术领域,但最终皆以独特的方式融合两者而著名。

 

blob.png


其次,有趣的是,两人思想上的重要发展皆于六○年代,一个电脑(控制论)被正式加以运用到艺术创作上的年代 16:古德曼的《艺术的语言》(第一版)出版于一九六八年,该书为古德曼竖立了一个鲜明的美学座标,而麦克鲁汉关于媒体议题的一系列重要著作皆出版于六○年代,包括像《古腾堡星系》(The Gutenberg Galaxy, 1962)、《认识媒体》(Understanding Media, 1964)与《媒体即讯息》(The Medium is the Massage, 1967)等著作。


古德曼在艺术美学中就是以类似的手法设想象徵语言。《艺术的语言》中另一条重要的轴线就是透过「记号理论」(the theory of notation)重新勾勒艺术的语言。记号理论以语言学、数学与逻辑为基底,探勘艺术作品的存在状态与构成方式,将乐谱、素描与草稿等等在传统上被视为创作过程的预备阶段与最终艺术作品之间的关系视为理论发展的主要场域,仔细斟酌两者之间的关系,提出象徵系统在理论上的需求,此作法如同一种数学的定义过程。古德曼之所以这么做的真正理由,并不是要重整艺术作品的生产方式或提出权威性的身分认定问题,而是基于象徵系统必然涉及语言与知识上的一种理论要求。然而,正是来自记号理论的思考,让古德曼进入类比与数位模式的讨论,以及用电脑的运作模式为思考符号转译问题的模型。(cf. LA 164-9)也就是说,古德曼思考象徵系统的基本手法事实上也是电脑语言的运作模式,因为它们皆与符号的运作、转译与解码有关。换句话说,象徵对于古德曼所说的世界中的角色,正如数学之于电脑。


透过象徵与媒体作为一种中介与转换的媒介,通向全新认识艺术与世界的方式。


对古德曼来说,以象徵理论来解释艺术作品的结果是,必然成为一种密码学(cryptography)(Shusterman 1989, 195),因为与其说著重于欣赏与表达,它其实更要求对艺术象徵的诠释,但这裡的诠释带有双重作为:首先,涉及对象徵的辨别与认识,这就与艺术象徵所在的整个系统,及其运作规则有关;其次,涉及对象徵的重新创造,因为诠释即为一种创造行为,而非无意识的照本宣科。然而,不管是哪一种作为,可以确定的是皆与知识及认知操作脱离不了关系,因此与认识论有关,亦即艺术就是一种认识过程,象徵运作就是人类认知图式的展现。

 

古德曼对艺术作品的定位要求一种语言学与数学双向定位。同样具备语言关注与科学关怀为出发点,麦克鲁汉对媒体的设想带有唯物史观的色彩,为决定文明发展、左右社会变动的关键性因素,因此将焦点放在媒体身上,解析媒体的特性,提出一些个别的现象观察,进而以相当特殊的方式提出对未来的想像与预言。


PARK19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